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阐释既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一种先验表达,同时又是作为对自然、社会、人的认识能力进行解释性和规定性的行为.自伽达默尔以来,阐释学形成了一系列专业术语,有一些术语做了更进一步的规定,并且下了定义,成为阐释学这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的构成应该是连续的贯通的过程,具有流动性特征.要真正建立阐释学的规律,需要对阐释行为的流动性进行观察,对阐释的过程进行分析.张江“公共阐释”(1)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是通过否定和扬弃建立概念,二是对对立因素和运动性本身的把握,三是将外在形态与内在统一性进行联系,但它仍然还在未完成中,还要面对真理与方法的对立及概念发展的困境.规律的建立就是要在人的认识能力里面找到一套先验的结构体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由术语和概念所构成的认识之网,所有的术语和概念都是这个网上的纽结,用这个网去捕捉知识、解释行动.
推荐文章
纠正误解概念才能重新阐释《伤寒论》
《伤寒论》
六病
六经
张仲景
种子传播生物学主要术语和概念
传播媒介
传播体
附属物
论针灸术语标准化研究的方法学
针灸
术语
标准化
方法学
C2及相关概念术语的起源与演化
指挥控制
概念术语
起源与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公共阐释论”术语、概念的构成及发展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卓今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3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33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2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