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Web技术的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引起了黑客的关注,针对Web的攻击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要威胁之一.Web蜜罐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收集攻击信息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应对此类威胁,因而受到安全研究人员的重视.然而,蜜罐只能捕获针对自身的攻击,如果攻击者发现想要攻击的应用不在蜜罐系统中,那么攻击者将不会进行下一步动作,蜜罐系统也就不能捕获到攻击数据.为了提高攻击者攻击Web蜜罐成功的概率,文中提出了一种在Web蜜罐系统中部署多个不同应用的方案.首先,提出了蜜罐簇的概念,由多个不同的应用蜜罐组成蜜罐簇;然后设计了蜜罐簇协同算法,通过协同算法使得整个蜜罐簇作为一个Web蜜罐发挥作用;最后使用四种不同的应用实现了基于协同机制的蜜罐原型ArkHoney.在两个月的部署中,ArkHoney蜜罐系统捕获到来自985个不同IP的7933次请求.通过分析捕获到的数据,人工已确认针对四种应用的26次攻击.文中对捕获到的总体数据进行了统计,然后选取蜜罐簇中不同蜜罐捕获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协同机制的Web蜜罐能有效增加蜜罐系统对攻击的捕获能力.
推荐文章
基于Petri网技术的虚拟教室协同机制的研究
虚拟教室
协同
Petri网
进程
基于 Multi-Agent 的入侵检测动态协同机制研究
入侵检测
Multi-agent
协同
协调域
基于规范的多agent协同机制研究
多主体
合同网协议
规范
协同
组织符号学
基于蜜罐特征的蜜罐识别技术
蜜罐识别
低交互性蜜罐
高交互性蜜罐
共性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rkHoney:基于协同机制的Web蜜罐
来源期刊 计算机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蜜罐 蜜罐簇 Web蜜罐 Web应用 协同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2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P393
字数 10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97/SP.J.1016.2018.004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滨兴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50 1129 17.0 33.0
4 崔翔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18 229 5.0 15.0
6 刘奇旭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30 423 10.0 20.0
10 贾召鹏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 2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蜜罐
蜜罐簇
Web蜜罐
Web应用
协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学报
月刊
0254-4164
11-1826/TP
大16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2704信箱)
2-83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4
总下载数(次)
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