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群体间和群体内砂生槐天然种子富含生物碱含量与组成的差异,该研究选取来自西藏“一江四河”流域、海拔2 900~4 100 m范围内10个群体的砂生槐种子作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个群体300个单株种子重要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含量,应用SPSS软件分析了地理分布特征与生物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及群体遗传变异关系,以筛选生物碱含量较高的群体,为砂生槐药物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0个群体的砂生槐种子中均含有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含量依次为:氧化苦参碱(46.18~64.08 mg/g)>苦参碱(1.14~9.82 mg/g)>槐果碱(0.08~1.16mg/g),其中氧化苦参碱占生物碱总量的90%以上,且群体4中含量最高(64.08±7.37mg/g);其他微量生物碱在群体3中含量最高;群体间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均差异极显著(P<0.01).(2)氧化苦参碱群体内和群体间变异相对较小,苦参碱和槐果碱群体内和群体间变异系数均较大,而且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的群体间变异均大于群体内变异,苦参碱的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变异.(3)氧化苦参碱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17*),苦参碱与海拔、经度和纬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326**),其他关系不显著.氧化苦参碱与苦参碱和槐果碱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62**),而苦参碱与槐果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0.789**).(4)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聚为4类,各类间的距离差异比较大,且大多与地理因素有关.
推荐文章
西藏砂生槐的研究现状及其利用与保护对策
砂生槐
生态学特性
开发利用
保护对策
不同种源砂生槐种子及幼苗生长变异研究
砂生槐
种源
种子
幼苗性状
Logistic方程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
西藏
雅鲁藏布江中游
河谷阶地
砂生槐
种子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不同生长地砂生槐群体种子生物碱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砂生槐 生物碱 群体 种子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3-19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6.88|S718.43
字数 36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6/j.issn.1000-4025.2018.10.19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普布次仁 76 143 7.0 9.0
2 麻文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13 82 5.0 8.0
3 王玉婷 6 8 2.0 2.0
4 刘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 9 1.0 2.0
5 单增罗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1)
共引文献  (1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砂生槐
生物碱
群体
种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