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关是自元杂剧、明清小说流行以来汉语中较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图像也在明清以降大量出现.溯及其源,学者往往以“古已有之”不加分别地对一些视觉材料作出双关图像的解读.本文首先界定了包括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主要类型在内的双关图像的含义;继而考察其较为明确和广泛出现的时间脉络.在确定双关图像出现的时间下限(明代中期)的基础之上,将关注点放在双关图像可能出现的宋代.一方面,通过梳理《宣和画谱》中“三元(猿)”、“马上封侯(猴)”等今日极为常见的“双关图像”个案,剥去今人习以为常的定性,只参考同时代人的命名和议论,讨论其在当时是否已普遍出现;另一方面,基于双关图像往往表现吉祥寓意这一特性,指出这一时期以图像表现吉祥寓意的主要方式并非利用双关.因此,作者认为双关图像较为明确和广泛的出现当在宋元间.
推荐文章
方块壮字形声字形符文化蕴含略考
方块壮字
形声字
形符
文化蕴含
国内双关研究述评
双关
语用
认知机制
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农业经济思想初探
《抚郡农产考略》
何刚德
农业经济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关图像及其源起考略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双关图像 源起 谐音双关 语意双关 吉祥寓意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58 157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关图像
源起
谐音双关
语意双关
吉祥寓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