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激发光引起的荧光漂白限制了共聚焦成像技术在长时间观测生物样本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光剂量的共聚焦成像技术(CLE-CM),该技术通过预实验设置高低阈值,定时读取采样像素值并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每个物方像素的光照时间,以更高效地利用荧光信息,在不牺牲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了荧光漂白.用CLE-CM和标准共聚焦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样本连续成11幅图像,与第11幅标准共聚焦图像相比,第11幅CLE-CM图像的荧光漂白减少了52.62%,具体降漂白效果与样本中的荧光分布有关.CLE-CM通过减少光剂量大幅降低了共聚焦显微成像的荧光漂白,使共聚焦显微镜能连续成更多张高质量图像.
推荐文章
一种研究酵母朊病毒流动性的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的改良
荧光漂白后恢复
酵母朊病毒
流动性
改良
起伏地表条件下波动方程法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起伏地表
共聚焦点成像
合成聚焦算子
共聚焦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时差自动拾取共聚焦点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
成像测井
时差
聚焦
精度
数值模拟
实例
基于波带片纳米聚焦装置的快速扫描X射线荧光成像实验系统
同步辐射
纳米聚焦装置
快速扫描荧光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可控光剂量的低荧光漂白共聚焦成像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医用光学 荧光显微成像 可控光剂量共聚焦显微术 共聚焦显微术 降低荧光漂白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激光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845.04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玉国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79 905 17.0 26.0
2 张运海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27 91 4.0 9.0
3 徐依雯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2 0 0.0 0.0
4 杨皓旻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7 21 3.0 4.0
5 季林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1 0 0.0 0.0
6 昌剑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3 3 1.0 1.0
7 刘创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用光学
荧光显微成像
可控光剂量共聚焦显微术
共聚焦显微术
降低荧光漂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