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通心络胶囊以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支架内再狭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 在完成为期半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再狭窄程度[(24.87±4.76)%]显著低于对照组[(30.21±3.43)%],P<0.05;再狭窄率(3.33%)显著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7,P<0.05).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52±0.31) mg/L]、白细胞介素6(IL-6)[(6.81±4.02)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39±9.88) ng/L]等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5.61±0.52) mg/L、(14.19±4.64) ng/L、(63.47±18.1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36、9.311、14.298,均P<0.05).对照组hs-CRP[(3.51±0.79) mg/L]、IL-6[(8.76±3.33) ng/L]、TNF-α[(34.96±11.87) ng/L]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的hs-CRP[(5.78±0.93) mg/L]、IL-6[(13.05±4.85) ng/L]、TNF-α[(62.08±17.95) ng/L]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10、5.648、9.762,均P<0.05).同时治疗后阶段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9.036、2.894、4.800,均P<0.05).结论 经皮冠状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运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其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地发生,并且有利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推荐文章
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炎症因子的协同干预作用研究
通心络胶囊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再狭窄
炎症因子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疗效观察
颈动脉粥样斑块
通心络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内膜中层厚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金属裸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综述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钙
炎症因子
血脂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0-4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3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790.2018.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扬 河北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 2 0 0.0 0.0
2 刘双江 河北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3 0 0.0 0.0
3 邹晓译 河北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 2 0 0.0 0.0
4 谭强 河北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0)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双月刊
1672-6790
34-1273/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715信箱
26-184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65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