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藏南高喜马拉雅变质带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晚新生代超基性富铁火山岩,主要由铁橄榄石、氧化铁、及富钾玻璃基质组成,铁橄榄石中含有少量自形铁尖晶石,玻璃基质中含有少量铁石榴石雏晶.岩石具玻基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发育,具有典型鬣刺构造.全岩成分具有强烈硅不饱和(全岩SiO2含量为18.8% ~29.7%)和极端富铁(全岩Fe2O:含量为56.2%~74.2%)的特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大离子亲石元素Th和U等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和Ta及Ti元素相对亏损,Sr元素具有明显的负异常,显示与板决消减俯冲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该火山岩切割区域片麻理,说明其形成于碰撞后的陆内伸展环境,而其富铁和硅极不饱和的特征表示其有可能属于不混溶作用的产物,也可能属于后期热液蚀变作用,以及由富铁原岩在深部发生熔融并在伸展环境沿裂隙喷发而形成.该火山岩的K/Ar年龄介于4.76 ~ 7.25Ma,被熔浆包裹的围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结果是2.04±0.21Ma,指示该火山岩可能是上新世-更新世喷发的(2 ~4Ma).这些超基性富铁火山岩首次提供了高喜马拉雅构造带在新生代经历碰撞后发生伸展作用的火山岩证据,为认识青藏高原南部大地构造格局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
推荐文章
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新生代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
关系
辽河盆地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藏北
新生代火山岩系列
地球化学
移动音频APP"喜马拉雅FM"研究
有声读物
移动音频
喜马拉雅FM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震活动
构造意义
地质灾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喜马拉雅晚新生代富铁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喜马拉雅 晚新生代 超基性富铁火山岩 大地构造意义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6-1884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88.146|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小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57 574 13.0 20.0
2 史仁灯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17 329 7.0 17.0
3 陈生生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3 27 2.0 3.0
4 李广伟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2 1.0 1.0
5 周学君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6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5)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喜马拉雅
晚新生代
超基性富铁火山岩
大地构造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