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信息存储、光分子开光、全息防伪等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吡唑啉酮类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在固态下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新型有机功能材料,然而大多数吡唑啉酮类变色化合物只表现出单向变色或热致褪色的性能.本文通过在吡唑啉酮环的4位引入含双取代的苯基,合成了两种新颖的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变色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化合物除在可见光下具有褪色性能外,还具有热增幅现象.荧光发射光谱表明,他们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表现出较高的荧光对比度和良好的荧光开关性能.
推荐文章
三联噻吩-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α-三联噻吩
吡唑啉
关环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合成
吡唑肟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唑
肟醚
合成
光学活性黄烷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
黄烷酮
查耳酮
关环
不对称合成
综述
Δ5-3β-取代-5-甾烯并取代[17,16-c]吡唑(异噁唑)啉-5'-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甾类酮
碳酸二甲酯
羟胺
杂环化合物
合成
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吡唑啉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能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吡唑啉酮 光致变色 荧光开关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6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8.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才 喀什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2 12 3.0 3.0
2 木合塔尔·吐尔洪 喀什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4 79 6.0 8.0
3 邓人攀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唑啉酮
光致变色
荧光开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