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牡蛎是食源性诺如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诺如病毒在牡蛎中的检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组织分布差异.为了解诺如病毒在牡蛎中的蓄积规律和组织分布,采用实验室人工污染GⅡ.4型诺如病毒并控制环境进行牡蛎养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牡蛎不同组织中诺如病毒的含量和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GⅡ.4型诺如病毒在牡蛎外套膜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在(8.75±0.36)×104~(9.12±0.49)×104拷贝数之间;在牡蛎鳃中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6h时达到最高((1.15±0.15)×106拷贝数);在牡蛎消化道中含量逐渐增加,12h时达(1.06±0.14)×106拷贝数并趋于稳定;24h后GⅡ.4型诺如病毒主要分布于牡蛎的消化道组织中;净化对牡蛎体内富集的GⅡ.4型诺如病毒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Ⅱ.4型诺如病毒广泛分布在牡蛎外套膜边缘、鳃壁和消化道内壁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趋势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结果一致.
推荐文章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FUT2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太平洋牡蛎
类FUT2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太平洋牡蛎同化率的研究
太平洋牡蛎
同化率
采用臭氧系统净化太平洋牡蛎中的大肠杆菌
太平洋牡蛎
净化
臭氧
埃希氏大肠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污染GⅡ.4型诺如病毒在太平洋牡蛎中的蓄积与分布特性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诺如病毒 人工污染 牡蛎 蓄积 分布
年,卷(期) 2018,(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54.1
字数 57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2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来金 3 3 1.0 1.0
10 马丽萍 2 1 1.0 1.0
11 刘慧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诺如病毒
人工污染
牡蛎
蓄积
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