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桥遗梦》讲述了摄影师罗伯特和小镇主妇弗朗西斯卡相处四天却相爱半生的爱情故事。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分析伦理环境,侧面回答男女主人公定情的原因,通过男女主人公在个人幸福和道德准则中选择后者的伦理选择,得出小说传递的观念-承担家庭的责任比个人幸福更重要,这一观念使小说拥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推荐文章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中"文学"与"伦理"的不平衡问题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
道德现象
美学特性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解读
《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
伦理环境
伦理困惑
伦理选择
伦理身份
母狮、猎人与女性的命运共同体——《母狮的忏悔》文学伦理学解读
母狮的忏悔
伦理隐喻
伦理困境
伦理身份
女性命运共同体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布兰奇悲剧解读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布兰奇
悲剧
伦理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性本能与世俗生活的非理性撞击--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廊桥遗梦》
来源期刊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廊桥遗梦》 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 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
年,卷(期) 2018,(B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家玮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伦理学批评
《廊桥遗梦》
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
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安学刊
双月刊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19号中共陕西省委
出版文献量(篇)
3295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