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原本产生于西方,它是近代被引入中国的。考察我国现代的美学原理性的著作,历史地分析这些著作中话语建构与本土经验的关系,探讨中国的美学原理性著作中的话语建构是如何逐步地体现与提升中国审美的本土经验并加强自我认同的。中国的现代美学,如许多学者所说,经过了一个“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的发展过程。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的美学”,引入中国元素,还只是显层次的创造,而通过真正的美学对话以及美学话语的再造,融入并提升中国审美的本土经验,这种隐性的创造性转换才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中国审美的的本土经验本身就是开放的发展的,这样的中国经验才可能受到国际美学界的真正关注。
推荐文章
李安宅著作《美学》新探
李安宅
《美学》
学术贡献
浅析我国艺术评论中本土话语的回归与建构
艺术评论
本土话语
回归与建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媒体话语的建构方略
新媒体时代
高校
校园媒体
媒体话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话语建构与本土经验——以美学原理性的著作为考察对象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美学原理性著作 本土经验 话语建构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B83-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健 49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学原理性著作
本土经验
话语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