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铁电极是构筑高性能镍铁电池的关键.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 Fe/Co-MOF制备镍铁电池铁电极的新思路,并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XRD、SEM和 HRTEM等结果表明,Fe/Co-MOF烧结产物以八面体颗粒为主,主要由 Fe3O4相及少量Fe-Co合金构成.作为镍铁电池的阳极时,相比于未加入Co的材料,目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Fe/Co-MOF烧结产物的放电平台稳定在1.18 V,比 Fe-MOF烧结产物的放电平台(1.10 V)高约0.08 V.尽管 Fe/Co-MOF烧结产物在前10次循环出现了明显的容量衰减,但之后保持了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在1.0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90次后比容量稳定在233.1 mAh·g-1,而 Fe-MOF烧结后产物的比容量仅为181.2 mAh·g-1.交流阻抗结果显示 Fe/Co-MOF烧结产物表现出更低的电荷传递阻抗.
推荐文章
铁位掺杂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磷酸铁锂
掺杂
电化学性能
磷酸铁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水热法
制备
LiFePO4
择优生长
包覆改性
充放电性能
活性镍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阳极氧化铝(AAO)
纳米电极
析氢机理
交流阻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Fe/Co-MOF制备的高性能镍铁电池铁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Fe3O4 碳复合金属有机骨架镍铁电池阳极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与可持续发展(一)——面向洁净能源的先进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9-7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96/j.issn.1005-023X.2018.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有根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59 1029 16.0 22.0
2 王海燕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9 191 7.0 13.0
3 李芳芳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4 14 2.0 3.0
4 彭志光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16 2.0 3.0
5 张贺贺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e3O4
碳复合金属有机骨架镍铁电池阳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
半月刊
1005-023X
50-1078/TB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78-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57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4568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