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液黏传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规律,以矿用刮板输送机可控启动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热传导原理建立了摩擦副三维瞬时热传导方程,采用摩擦功率法推导了热流密度数学模型,确定了摩擦副的对流换热系数.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摩擦副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接合压力和相对转速及整个软启动过程中摩擦副的温度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摩擦片和对偶片具有相似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均是沿内径至外径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温度最大值出现在接近摩擦副外径处;摩擦副温度随接合压力和相对转速的增大而升高;摩擦片每个菱形区域中心温度高于四周区域,容易形成热斑;整个软启动过程中摩擦副温度逐渐升高,在软启动刚结束时达到最大值,摩擦副接触表面高温区向中心靠近.温度场仿真结果为后续的摩擦副热—结构耦合分析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液黏传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副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液黏传动
摩擦副
铜基粉末冶金
摩擦因数
制动器摩擦接触表面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与实验验证
制动器
滑动接触
温度分布
实验验证
液黏传动软启动过程摩擦副应力场瞬态特性研究
液黏传动
摩擦副
瞬态热应力
参数敏感性
棒束通道内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
棒束通道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温度分布
定位格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黏传动摩擦副温度场分布特性的模拟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黏传动 摩擦副 热特性分析 温度场分布
年,卷(期) 2018,(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H117.1
字数 4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8.13.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廉自生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78 1037 16.0 24.0
5 崔红伟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4 28 3.0 4.0
9 王其良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13 2.0 3.0
10 李隆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黏传动
摩擦副
热特性分析
温度场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