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照组与血清C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差异.结果: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TC、TG、H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湿热内蕴组相较余组升高更显著,由此而知,湿热内蕴证患者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该研究提示血清CG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推荐文章
养阴柔肝化淤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肝炎
肝硬化
肝肾阴虚
养阴柔肝化淤法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疾病信息相似度分析
相似度分析
肝炎后肝硬化
证候
症状
生物学指标
900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模式的研究
肝炎后肝硬化
证候
多元统计
模糊综合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甘胆酸与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大众科技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证候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医药与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
字数 2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荣臻 111 226 9.0 11.0
2 毛德文 310 1809 21.0 33.0
3 王挺帅 24 35 4.0 4.0
4 易鑫宇 12 13 2.0 3.0
5 刘茵 19 53 3.0 7.0
6 周玲瑶 17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清甘胆酸
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证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科技
月刊
1008-1151
45-1235/N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新竹路20号
48-9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89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408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