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30°小翻转角射频脉冲,通过短回波时间(TE:2.1ms)成像,校正同相位图像信号强度,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双回波技术、改良双回波技术及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1H-MRS)分别测量肝脏左右叶脂肪含量,计算脂肪酸含量分数%F、%Fcor ected与%FMRS;以%FMRS为标准,评价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cor ected与%FMR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911,(P均<0.0001);Kappa值分别为0.865(95%可信区间0.676~0.903)、0.901(95%可信区间0.816~0.937),一致性均较好;%Fcor ected与%FMRS的一致性较%F与%FMRS的高.结论 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能够纠正T1偏倚,减少T2?衰减及脂肪峰多重性/J耦合的影响;能更准确半定量评价肝脏脂肪酸含量.
推荐文章
超声成像测井的回波时间测量
超声成像测井
回波时间
发射电路
检测探头
测量
多回波肝脏内插容积激发评价水脂模型脂肪含量的可行性
多回波肝脏内插容积激发
磁共振成像
脂肪
对比研究
MRI检测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脂肪含量
超声实时剪切波成像
磁共振成像
多回波水脂分离技术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双回波成像对肝脏脂肪测量的探讨
来源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 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 肝脏脂肪酸含量分数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3-9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5|R445.2
字数 32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春晖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24 56 4.0 6.0
2 张德清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1 1 1.0 1.0
3 王东东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1 1 1.0 1.0
4 黄钟情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1 1 1.0 1.0
5 胡云方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信息中心 1 1 1.0 1.0
6 张红萍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1 1 1.0 1.0
7 程英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
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
肝脏脂肪酸含量分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6-9011
37-142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四纬九路37号
24-13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28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