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选超声提取柴胡挥发油的工艺,并研究柴胡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运用3因素3水平,以柴胡挥发油的得率为响应指标,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对得率的影响;对超声提取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51℃、超声时间26 min,经验证此条件下的挥发油得率为14.77%,与理论值14.85%相比差别不大,表明此法较为准确;采用GC-MS分析所得到的挥发油成分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组分的96.8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l,2-二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庚烷等,其中甲基环己烷为含量最高成分.结论:响应面法用于超声提取柴胡挥发油工艺的优选准确、可靠;超声法能较好的应用于柴胡挥发油的提取.
推荐文章
山苍子挥发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GC-MS分析
山苍子挥发油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香气成分
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地上部分GC-MS分析
响应面法
川芎
挥发油
GC-MS分析
地上部分
麻竹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麻竹叶
挥发油
提取工艺
GC-MS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提取柴胡挥发油工艺及其GC-MS分析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柴胡 挥发油 GC-MS分析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5-6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8.03.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千锋 199 1534 19.0 25.0
2 叶耀辉 67 197 6.0 9.0
3 陈文彬 9 15 2.0 3.0
4 张博文 19 48 5.0 5.0
5 史毅 15 31 3.0 4.0
6 郑红梅 13 43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20(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柴胡
挥发油
GC-MS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