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布劳作为一位被霍曼斯带入交换论阵营的社会学家,在进入该领域之后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他的理论目标是力图克服霍曼斯理论的心理还原主义和在解释宏观领域现象时暴露的不足,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交换理论框架,填补理论社会学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鸿沟.如此,布劳就在微观行为与宏观结构之间建立了联系,让交换行为不只局限于微观互动.同时,布劳又将几位以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为代表的学者(如帕森斯、科塞、达伦多夫等)的一些命题与交换理论结合,它们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交换理论更加具备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继承和发展了霍曼斯先前的理论和观点,全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是什么、为何提出、如何形成以及怎样验证来进行论述.最后,笔者认为布劳的交换论虽然扩展了前人理论,也根据真实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逻辑体系,却也留下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分析标准不明晰的一类问题,它们是否可以用同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推荐文章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小学
品德与社会
生活教学
人教版
如何提高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智障学生
社会生活
适应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交换的逻辑 ——读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社会交换 微观行为 宏观结构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经法纵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F279.23
字数 5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交换
微观行为
宏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156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30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