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绘画比较"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中国性,它只出现在中国,并形成规模,而国外却没有相关专著.所以我认为这一课题更多的是来指导中国绘画发展的."中西绘画比较"这一研究领域自身的缘起、发展和走向的脉络,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相互融合的融合说进行评述,对比中西方绘画发展规律以及对绘画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做出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将与中西绘画比较相关的多部相关专著按照结论与作者的专业背景分类,在对其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阐明"中西绘画比较"这一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不同时期文化交流对中国画的影响们都是为中国画注入新的力量,我们无法判断这些能量是否是滋养,但是可以确定,不管如何影响和冲击,中国画自身的"中国性"是无法改变的.正如十七世纪,当西方美术进入巴洛克时期,法国的普桑去意大利学画,他极度痴迷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并且酷爱古希腊、古罗马美学.虽然普桑基本不画法国题材,画的大多数还是欧洲神话和寓言,但是他的画面还是有一种优雅的"法国性".即使是他在描绘欧洲常见题材战争的混乱、血腥的场景时,如他的《刼掠萨宾女人》也透漏着一股优雅的"法国性".
推荐文章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
语言文化
跨文化交际
口译中中西文化冲突的沟通和处理
口译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沟通
处理
从英汉习语中的动物用语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英汉习语
动物用语
中西文化
比较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医临床事业
中西文化比较
文化交流
中医临床事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画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融合说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画 中西融合 融合说 徐悲鸿 林风眠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画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
页数 1页 分类号 J212
字数 14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312.2018.09.1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津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画
中西融合
融合说
徐悲鸿
林风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中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48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6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