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矿区水土流失和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途径.采用野外径流小区模拟径流原位冲刷试验方法,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堆积时间为3 a的老弃土和堆积时间为0.5 a的新弃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土为对照,分析水土流失及重金属的迁移特征,以期为科学认知矿区生态破坏和重金属污染协同治理提供案例支撑.结果表明:(1)2种类型堆积土径流量均随时间呈上升变化趋势,其20 min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52和5.75 L·min-1,远大于自然土(0.69 L·min-1).(2)新弃土径流含沙量和产沙率均最高,分别为156.79 g·L-1和0.99 kg·min-1,老弃土(51.68 g·L-1,0.27 kg·min-1)次之,自然土最低.(3)新、老2种堆积土侵蚀泥沙Cd平均含量分别为自然土的11.43倍和11.20倍,平均流失率分别为自然土的361.67和135.33倍,且在产流初期Cd流失率最高,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Pb、Zn和Cu表现出与Cd一致的迁移特征.(4)径流泥沙中重金属含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重金属流失率与径流含沙量、产沙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径流及泥沙流失对重金属的迁移有明显影响.矿区土壤经扰动堆积后,水土流失量及重金属迁移量明显增加,且堆积时间越短,增幅越大.若要控制重金属对矿区外部环境的危害,必须治理矿区水土流失.
推荐文章
广东大宝山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大宝山矿
不同功能区
土壤重金属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广东大宝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信息扩散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土壤
大宝山矿区
大宝山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矿区
重金属污染
化学形态
分布特征
生物有效性
广东大宝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重金属
污染
优势植物
富集特征
大宝山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大宝山矿区堆积土水土流失对重金属迁移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金属迁移 径流 泥沙 大宝山矿区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3|S714.7
字数 42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1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三雄 28 328 8.0 18.0
2 谢江松 10 13 2.0 3.0
3 朱世海 4 13 2.0 3.0
4 舒若杰 8 23 3.0 4.0
5 廖建文 18 115 6.0 10.0
6 常进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5)
共引文献  (31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土流失
重金属迁移
径流
泥沙
大宝山矿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月刊
1673-4831
32-1766/X
大16开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28-11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6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3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