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礼俗是构成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柳诒徵、邓子琴、何联奎、王贵民四人分别撰写了礼俗著作,这些著作从中国文化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诠释了中国礼俗文化的历史源流、社会功能及价值意义,为中国礼俗文化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礼俗研究强调融礼于俗的礼俗观,凸显上下层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也反映出民间生活逻辑,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礼俗文化也是现实生活所需,对礼俗文化的历时关注和研究,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礼仪文化重建提供必要的学术参考。
推荐文章
国产游戏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以《原神》为例
《原神》
传播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
国产游戏
中国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更替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实体正义
依法治国
《红楼梦》之乞巧节礼俗探究
红楼梦
乞巧
七夕
七月初七日
牛郎织女
法在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中的差异
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传统礼俗研究述略——以柳诒徵《中国礼俗史发凡》等四部著作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文化论衡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礼俗史 礼俗研究 礼俗重建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93
页数 20页 分类号 K8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凤丽 辽宁大学文学院 1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礼俗史
礼俗研究
礼俗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化论衡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