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运用还原主义和实证主义观念,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趋构式群“X + V出 + Y”的生成过程及生成机制,认为语用需求、概念结构、概念成员的语言实现度、句法语义规则及隐喻是该类构式生成的重要动因,这些因素形成一种互动机制,促发了构式的生成。本文提出,对语言的句法语义研究可以结合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从语言生成方面着手,探求语言在生成过程中是如何分化为多种复杂形式的,语言生成机制的研究能够从根本上解释语言句法语义功能的复杂特点。
推荐文章
认知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比较
生成语法的特点
认知语法的特点
二者的比较
构式语法视阈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构式语法
大学
英语语法
动态实时环境下的自然语言生成
自然语言生成
机器人足球
传统语言生成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
源语言
目的语言
深层结构
浅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语言生成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动趋构式群“X + V出 + Y”的生成机制
来源期刊 现代语言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生成机制 言语加工 互动构式语法 概念结构 隐喻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9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H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邬鹏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成机制
言语加工
互动构式语法
概念结构
隐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言学
双月刊
2330-170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