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材料作为新兴的无铟电极材料,以其优越的光电性能和力学柔韧性,在显示器件、触控面板、太阳能电池、智能加热和电磁屏蔽等领域崭露头角,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科研界及产业界的关注.然而,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在应用中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稳定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容易被痕量含硫气体腐蚀,在300℃以上的温度下纳米线出现断裂和球形化等结构失稳现象,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腐蚀及球形化加剧,在加载电场条件下出现离子迁移并产生孔洞及断裂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以上各种失效现象,分析了失效的微观机制,介绍了解决各种失效现象的具体措施.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失效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材料的实际应用进程.
推荐文章
银纳米线批量合成及透明导电薄膜的工艺探索
银纳米线
合成
多点滴加法
直径
透明导电薄膜
银纳米线/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透明导电性能
银纳米线
石墨烯
透光率
方块电阻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在触控单元的应用与挑战
银纳米线薄膜
低阻高透
耐弯折
刻蚀沟道
银纳米线的合成及其透明导电膜的性能研究
溶剂热法
银纳米线
透明导电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失效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银纳米线 透明导电薄膜 失效机理 电迁移 硫化 综述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7-126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4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541/jim2019009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贵欣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6 1.0 2.0
2 叶长辉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6 1.0 2.0
3 顾瑜佳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4 毕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纳米线
透明导电薄膜
失效机理
电迁移
硫化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