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行为学测试和药理学手段,观察慢性酒精摄入对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ICR雄性小鼠50只,将小鼠分为5组,即对照组、酒精低剂量组、酒精高剂量组、L-NNA组和AM251组(每组1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注射0. 8 g/kg酒精,高剂量组注射1. 6 g/kg酒精,每组注射周期为28 d.注射结束后第一天、1 w、2 w和3 w分别进行运动协调功能检测实验. L-NNA组和AM251组分别注射一氧化氮氧合酶抑制剂(L-NNA;1 mg/kg)和大麻素受体1(CB1)受体抑制剂( AM251;10 mg/kg)后,分别观察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 17. 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P<0. 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慢性酒精摄入组小鼠的步态错误次数和错步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相比,摄入酒精组小鼠在转棒上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对转棒仪的转速要求明显减小,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注射L-NNA后,步态错误次数和错步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且在转棒上持续时间及转速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注射AM251后,酒精摄入小鼠步态错误次数、时间,以及转棒上持续时间和转速没有显著变化,与给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在停止酒精摄入后损伤作用逐渐减轻,3 w后可完全消退,恢复到酒精摄入前水平.结论 慢性酒精摄入对小鼠运动协调功能有显著的损伤作用,该作用是通过NO信号通路来实现的,但与脑内CB1受体的活化无关.小鼠运动行为的损伤作用是可逆的,停止酒精摄入3w后消退,恢复到酒精摄入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