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领域从上扬子地区逐步扩展到中扬子地区,位于中扬子的宜昌、神农架地区由于广泛发育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对比鄂西宜昌、神农架地区与川东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价宜昌、神农架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含气性.结果 表明,神农架背斜北翼八角庙剖面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发育以微孔和介孔为主的有机质孔隙,与宜昌和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孔隙特征相似,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储集空间.宜昌、神农架地区与焦石坝地区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厚度、热演化程度、矿物组成、页岩孔隙类型和分布特征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页岩的分布范围、有机质丰度及类型上均存在差异.另外,宜昌、神农架地区受宜昌上升运动等构造活动的影响,在古隆起中心部位的五峰-龙马溪组遭受严重剥蚀破坏,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仅在古隆起周缘地区还发育保存条件较好的富有机质页岩.综合认为位于黄陵隆起东缘的宜昌斜坡带是今后鄂西、渝东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地区.
推荐文章
中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关键地质因素
中扬子地区
复杂地质背景
晚奥陶世五峰期—早志留世龙马溪期
页岩气
气藏形成
富集条件
高应力差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与演化
四川盆地东南
盆缘转换带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储集层
有机孔隙
无机孔隙
孔隙演化模式
宣汉—巫溪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生物地层特征及分层对比
四川盆地
宣汉—巫溪地区
页岩气
笔石带序列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生物地层
分层对比
巫溪2井
页岩不同类型孔隙的含气性差异——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四川盆地
焦石坝地区
晚奥陶世
页岩气
有机质孔
黏土矿物间微孔
含气性
差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农架及其周缘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含气性评价
来源期刊 地球化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鄂红地1井 孔体积 保存条件 比表面积 NLDFT模型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典型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和生储烃性能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0-60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93
字数 8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00/j.0379-1726.2019.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安松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0 552 14.0 22.0
2 吴亮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1 2.0 3.0
3 方新焰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8 2.0 2.0
7 王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4)
共引文献  (775)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2(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1)
2013(6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14(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5(25)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14)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红地1井
孔体积
保存条件
比表面积
NLDFT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化学
双月刊
0379-1726
44-1398/P
大16开
广州五山1131信箱
2-81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39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