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固支方板为研究对象,依据Q235钢断裂力学性能试验,拟合了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之间的关系.随后对固支板极限耗能及失效判据进行理论分析,在基于大变形膜应力耗能条件下推导了固支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耗能,得出极限吸能与破坏应变的函数关系.借助仿真手段,对固支板边界撕裂处应力三轴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材料的极限断裂应变,在工程应用方面有较大改进.证实了基于应力三轴度损伤的失效准则能较好预测固支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毁伤模式.
推荐文章
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的变形及破坏模式
固体力学
变形模式
近距空爆
固支方板
破裂判据
极限应变
水下冲击波载荷作用下气背固支圆板动态毁伤实验
固体力学
水下冲击波
气背圆板
动态毁伤
失效准则
固支方板对水中爆炸作用的动态响应研究
水下爆炸
固支方板
塑性大变形
等冲量分析
轴向冲击载荷下薄壁折纹管的屈曲模态与吸能
固体力学
屈曲模态
冲击载荷
能量吸收
折纹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击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临界撕裂判据及极限吸能分析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固支板 极限吸能 应力三轴度 冲击载荷 失效模型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7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89
字数 2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祥韶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41 240 9.0 14.0
2 倪其军 34 100 6.0 8.0
3 陈嘉伟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27 2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支板
极限吸能
应力三轴度
冲击载荷
失效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