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爆炸与冲击       
摘要:
为探讨战斗部近炸下舰船结构的变形模式,为后续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实验数据,通过模型实验,分析了固支大尺寸方板在近距空爆载荷下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板破裂后各裂瓣的减薄率,利用双向应变假设和体积等效原理确定了Q235钢在中部拉伸撕裂破坏模式下的断裂极限应变;根据实验模型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基于刚塑性假设和能量密度准则提出了结构在局部爆炸载荷下的破裂判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强度的增大,固支方板呈现出3种不同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利用破裂判据对实验工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推荐文章
近距非接触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破口计算
爆炸力学
近距空爆
固支方板
能量原理
破口计算
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固支方板毁伤效应数值模拟
空爆冲击波
高速破片群
联合作用
动态响应
数值模拟
冲击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临界撕裂判据及极限吸能分析
固支板
极限吸能
应力三轴度
冲击载荷
失效模型
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对固支方板的联合作用数值模拟
爆炸力学
冲击波
高速破片
联合载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的变形及破坏模式
来源期刊 爆炸与冲击 学科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变形模式 近距空爆 固支方板 破裂判据 极限应变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5
页数 分类号 O34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55.2012.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锡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356 4744 35.0 51.0
2 侯海量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132 1174 22.0 30.0
3 陈长海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53 268 8.0 14.0
4 唐廷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15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固体力学
变形模式
近距空爆
固支方板
破裂判据
极限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炸与冲击
月刊
1001-1455
51-1148/O3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1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