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针对动静隔离式双超敏捷卫星载荷舱存在活动部件时,载荷舱指向精度下降的问题,依据双超敏捷卫星的特点,对双超敏捷卫星载荷舱进行了扰动补偿研究.首先,建立了载荷舱活动部件扰动模型以及双超敏捷卫星模型,扰动包括反作用飞轮小幅值高频随机扰动和摆镜扫描大幅值规律性扰动;然后,在采用飞轮扰动被动隔振和摆镜扫描主动补偿的基础上,利用双超敏捷卫星磁浮机构带宽高的特点进行二次主动隔振.仿真结果表明:在进行飞轮扰动被动隔振以及摆镜扫描扰动主动补偿后,载荷舱的指向精度提高到6×10-3(deg);磁浮机构进行二次主动隔振后,载荷舱的指向精度提高到2×10-4(deg).该方法为双超敏捷卫星载荷舱受扰时指向精度下降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利用磁浮机构不仅可以隔离平台舱的扰动,而且可以提供高带宽主动控制力来抑制载荷舱的扰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考虑载荷舱与平台舱之间的碰撞问题.
推荐文章
敏捷卫星像移补偿残差计算及对成像影响分析
敏捷卫星
像移
残差
调制传递函数
敏捷遥感卫星工作模式研究
遥感卫星
姿态敏捷控制
工作模式
立体观测
拼接成像
挠性高稳定度卫星载荷扰动力矩补偿研究
扰动力矩补偿机构
SADA细分驱动
高稳定度
卫星有效载荷
敏捷卫星偏流角计算模型研究
敏捷卫星
TDICCD相机
姿态控制
偏流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超敏捷卫星载荷舱扰动补偿研究
来源期刊 空间电子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高动态部件干扰 双超敏捷卫星 扰动补偿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与导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4
页数 7页 分类号 V412.4+2
字数 2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135.201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磊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 34 142 7.0 9.0
2 廖波 2 5 1.0 2.0
3 梁健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 4 5 2.0 2.0
4 刘胜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动态部件干扰
双超敏捷卫星
扰动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电子技术
双月刊
1674-7135
61-1420/TN
大16开
西安市165信箱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7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