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设置于不同部位 、不同类型耗能元件的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理论推导了设置蝶形软钢阻尼器时,梁端对应于恢复力曲线特征点处的刚度和临界弯矩计算公式.在对比分析蝶形软钢阻尼器和防屈曲消能杆的自复位钢桁架梁抗弯刚度和耗能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了设置防屈曲消能杆的自复位钢桁架为较优结构方案.以预应力筋面积和初始应力 、SC参数作为评价自复位钢桁架梁自复位性能和耗能能力的重要参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对自复位钢桁架梁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参数取值范围,给出了设计方法,为该类构件的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推荐文章
罕遇地震下自复位钢框架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自复位钢框架结构
初始预应力值
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力值
抗震性能
自复位平面钢框架推覆分析
自复位平面钢框架
钢结构
平面框架
静力弹塑性
高强钢
考虑节点刚域影响的钢-混组合桁架梁桥行车动力响应分析
高速铁路
钢-混组合桁架梁桥
车-轨-桥耦合振动
节点刚域
动力响应
新型电机驱动轮式牵引装置的设计与参数分析
电机驱动
牵引装置
结构设计
参数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设计及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复位 钢桁架梁 阻尼器 设计参数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U3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溥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3 387 12.0 18.0
2 黄诚 2 4 2.0 2.0
3 沈培文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2 1.0 1.0
4 洪基豪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2 1.0 1.0
5 杜方舟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复位
钢桁架梁
阻尼器
设计参数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