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等研究,结合其岩性特征及沉积结构,细致划分了青白口系沉积相,建立了符合其沉积演化的沉积相模式.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及景儿峪组,下马岭组为陆源碎屑浅海沉积体系,主要为较深水的陆棚相沉积,并且发育了砂质碎屑流;龙山组为陆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发育了大套的临滨及前滨砂体,主要受控于波浪和沿岸流的改造;景儿峪组为典型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潮坪,由于古纬度相对变化,沉积环境相对干旱局限且低能,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沉积,中部发育大套厚层的碳酸盐岩.由龙山组陆源输入的碎屑物质沉积为主过渡到景儿峪组的内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环境,代表其构造条件和古地理环境逐渐趋于稳定.
推荐文章
论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的解体
解体
青白口系
新元古界
燕山
华北
辽东本溪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岩石地层格架及模型
青白口系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岩石地层模型
本溪
辽东
华北燕山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查形势
燕山地区
中—新元古界
油气勘查
页岩气
燕山地区冀北坳陷中元古界杨庄组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杨庄组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冀北坳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山地区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新元古界沉积相演化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京西坳陷 新元古界 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 龙山组 景儿峪组 沉积相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2-43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12.2
字数 8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19.03.0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1)
共引文献  (456)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0(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3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京西坳陷
新元古界
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
龙山组
景儿峪组
沉积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