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脾上皮样血管肉瘤(SEAS)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脾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正常的脾组织被增生的上皮样肿瘤细胞所代替,并且向周围脾组织浸润生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空泡状,可见大核仁,核分裂易见(>20个/50HPF).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片状,局灶可呈乳头状或不规则裂隙状排列,裂隙内见红细胞,提示血管来源.肿瘤细胞CD31、CK、vimentin、ERG(+),CgA及Syn散在(+),Ki-67阳性指数30%;CD34、S-100、EMA、FⅧ、CK7、CK20、CD30、CD68、Lys、ALK、FIL-1、D2-40和p63均为(-).患者于脾切除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于脾的上皮样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的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腹症,预后较差;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推荐文章
鼻腔原发性上皮样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肿瘤
上皮样肉瘤
诊断
免疫组化
原发性胸膜上皮样血管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胸膜肿瘤
原发性
上皮样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预后
子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
宫颈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血管肉瘤
骨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脾上皮样血管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 组织学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2
字数 2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9.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晨亮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10 17 2.0 3.0
2 魏淑飞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13 8 2.0 2.0
3 韩永良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皮样血管肉瘤
免疫组化
组织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