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的演变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在史前居民建造房屋过程中,可能用火对房屋居住面等区域进行了烘烤,对一部分室内窖穴的壁面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在房屋居住过程中,用火方式可分为在灶坑生火做饭和火种炉保存火种.通过对房屋内用火遗迹的分析,可确定相当数量的房屋因烧毁而废弃.然而,这些房屋烧毁可能与火灾无关.在聚落废弃时,可能先在一些房屋内放置了数量不等的陶器、石器、动物尸骨或尸体,再将其中一部分房屋或全部房屋点燃,室内窖穴在这个过程中被房屋倒塌的残留物填埋.在废弃房屋的过程中,聚落中的先民们也可能有意识地对一些室外窖穴做了废弃处理,放置碎陶器和人骨,并用房屋烧毁后的残留物填埋.
推荐文章
郑州仰韶文化遗址繁荣度相关分析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AGIS)
仰韶文化
文化层
文化遗址
文化遗存
可疑遗址
空间分析
试论仰韶文化陶质酒器
仰韶文化
陶质酒器
礼器
酒礼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色度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仰韶文化遗址
古土壤
文化剖面
自然剖面
色度
气候意义
河南仰韶村文化遗迹点分布特征研究
仰韶村遗址
遗迹点
环境参数
空间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用火遗迹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王墓山坡下遗址 仰韶文化 房屋建筑 用火遗迹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考古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璞 9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王墓山坡下遗址
仰韶文化
房屋建筑
用火遗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