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5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引流组)、35例经彩超引导或直接穿刺抽脓(穿刺组)、20例行小切口留置引流管术(小切口引流组)治疗.脓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例(2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0例(47%).小切口引流组中14例(14/20)为中央型脓肿,明显高于穿刺组(4/35,P<0.05).穿刺组的治疗周期、住院费用较低(均P<0.01).切开引流组的治疗周期较长(P<0.05),痊愈需1个月,部分患者≥2个月;疼痛评分较高(P<0.01),为中、重度疼痛(3和27例);乳房外形满意度较低(P<0.05).提示穿刺抽脓或者小切口置管引流治疗的周期较短、患者疼痛较轻,愈后乳房外形变化不明显,无不良后遗症.
推荐文章
哺乳期乳腺脓肿行超声引导穿刺灌洗的护理
乳腺脓肿
穿刺灌洗术
超声引导
护理
哺乳期
微创旋切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哺乳期乳腺脓肿
微创旋切引流术
疗效
外科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进展
哺乳期
乳腺脓肿
外科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哺乳期乳腺脓肿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脓肿 乳腺炎 引流术 抽吸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9.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娟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48 148 7.0 10.0
2 王亚丽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17 51 3.0 6.0
3 李青国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9 15 2.0 3.0
4 马晓明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3 2 1.0 1.0
5 陈龙舟 扬州大学医学院 7 10 2.0 2.0
6 陶艾涛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3 2 1.0 1.0
7 王金星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脓肿
乳腺炎
引流术
抽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