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在常温下通过简单的恒电流阳极氧化制备Al2O3薄膜构建金属-介质-金属(MIM)结构电容器的方法,通过控制阳极氧化时间制备出不同厚度Al2O3薄膜,避免了高成本且复杂的制备工艺.首先探究了不同Al2O3薄膜厚度对MIM电容器的电容特性的影响,发现厚度为25.1 nm的Al2O3薄膜层构成的电容器性能最佳.它的能量密度值最大,为3.55 J/cm3;其电容密度较大,可达到5.05 fF/μm2;其漏电流性能好,在0.8 V时漏电流密度仅为9.36 nA/cm2.此外,对该电容器电容变化率与施加电压时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当施加电压为2V时,可预测工作十年后的电容变化率仅为1.82%.因此,通过阳极氧化制备介质层构建硅基MIM结构为制备低成本、可集成的储能电容器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推荐文章
多孔阳极氧化铝薄膜的制备
阳极氧化铝
薄膜
孔洞阵列
纳米材料
彩色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和光学特性
阳极氧化铝
多孔材料
光学特性
偏振
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
多孔氧化铝膜
纳米孔阵列
自组织
阳极氧化氧化铝膜研究进展
阳极氧化铝膜
结构
形成机理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阳极氧化制备硅基氧化铝薄膜MIM电容器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2O3薄膜 阳极氧化 硅(Si) 金属-介质-金属(MIM)电容器 储能电容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3-498,5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304.21|TM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0/j.cnki.wndz.2019.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丽芳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微纳系统研究中心 55 387 13.0 17.0
2 李刚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微纳系统研究中心 87 823 14.0 27.0
3 李廷鱼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微纳系统研究中心 12 4 1.0 2.0
4 吕雁慧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微纳系统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2O3薄膜
阳极氧化
硅(Si)
金属-介质-金属(MIM)电容器
储能电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