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网络药理学是融合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和内容,构建和整合“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特定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探索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为中药复方多靶点、多成分、整体性、系统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科学内涵、发现药物靶标、指导中药新药研发、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推荐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复方当归注射液
头痛
原发性痛经
类风湿性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作用机制
复方配伍
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赤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
赤芍
网络药理学
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络药理学
复方丹参滴丸
作用机制
药效团匹配与潜在识别靶标平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新视角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研究
年,卷(期) 2019,(7)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3-28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勉华 200 1932 22.0 37.0
2 周红光 89 596 13.0 22.0
3 程海波 113 1258 17.0 34.0
4 陈海彬 36 261 10.0 16.0
5 李文婷 18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7)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2(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