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地震前兆Oracle数据库存在的存储空间大、交换速度慢、读写速度慢等问题,分别用Bzip2,Gzip,GzipIO这3种压缩算法对Clob和Blob的压缩和未压缩数据进行读写和交换速度测试,使用直接读取、分段读取、分段+线程池读取3种方法进行了读库速度测试.结果 表明:①无论在存储、交换还是读写速度方面Blob均优于Clob;②Blob+ Gzip为地震前兆分秒数据的“最佳”存储结构,读写和交换速度有大幅度提升,数据库整体容量降至目前的7%(或更少),秒数据的交换速率至少是目前的7.89倍;③最简单且被软件开发者广泛使用的直接读取方法读库效率较差,分段+线程池技术无论在Clob还是Blob、压缩还是未压缩时都表现出较高的读库效率,给LOB数据读取速度带来飞跃式的提升.
推荐文章
地震前兆Oracle数据库备份策略与应用
前兆数据库
Oracle
备份
迁移
地震前兆形变研究
地震前兆
假设检验
倾斜仪
地震前兆台网oracle数据库与管理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oracle数据库
数据管理系统
维护与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前兆Oracle LOB数据压缩与交换及其访问效率研究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Oracle LOB 数据压缩 交换效率 访问效率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7-4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9.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军 14 84 4.0 9.0
2 刘高川 20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racle
LOB
数据压缩
交换效率
访问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