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河北昌黎酿酒葡萄园生草制度下新发一种害虫,经鉴定该虫为黑额光叶甲[Smaragdina nigrifrons(Hope)],该虫在酿酒葡萄园内发现尚属首次.黑额光叶甲在酒葡萄园生草区连年发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鉴于此,笔者详细研究了酒葡萄产区黑额光叶甲的形态特征、危害状况、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控制等.[方法]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利用Primo Star显微镜观察黑额光叶甲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明确其分类地位.利用黄板诱集技术对其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进行监测.[结果]该酒葡萄产区黑额光叶甲成虫体长椭圆形,头黑色,前胸及鞘翅黄褐色至红褐色,鞘翅上具黑色宽横带.雄虫腹部倒数第二腹板凸起,雌虫倒数第二腹板凹陷.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昼出夜眠,一般于葡萄架上端啃食幼嫩新叶,被害叶片呈不规则缺刻,发现地酒葡萄株被害率达100%.此害虫出现于7-8月,8:00-11:00 am,3:00-6:00 pm为成虫发生危害盛期.[结论]黑额光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酿酒葡萄果园自然生草制度关系密切,应在全面评估利弊及采用先进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果园生草制度.黄板对黑额光叶甲有一定的诱集作用,田间顺行均匀放置于葡萄树篱架上部和下部杂草中央,用于该虫的监测与绿色防治.
推荐文章
西北半干旱区葡萄园生草体系中土壤生物学特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土壤生物学特性
土壤养分
麻疯树新害虫——黑额光叶甲
麻疯树
黑额光叶甲
广食性害虫
罗甸
酿酒葡萄园管理及用工成本分析
酿酒葡萄
管理标准
用工量
人工费
蓝莓园生草管理农作制度模式创新的探索
蓝莓
农作制度
果园生草
白三叶草
AM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酿酒葡萄园生草管理模式下新发害虫——黑额光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控
来源期刊 果树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果园生草 黑额光叶甲 绿色防控 昌黎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果品质量与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5-1193
页数 9页 分类号 S6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5/j.cnki.gsxb.2019009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7)
共引文献  (157)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霞珠’葡萄
果园生草
黑额光叶甲
绿色防控
昌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果树学报
月刊
1009-9980
41-1308/S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36-9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59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