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孔材料的合成通常以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为有机模板剂,并以高温焙烧法除去形成介孔结构中的有机模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湿氧化去除介孔二氧化硅材料中的有机模板剂的方法,即以食人鱼溶液(3H2 SO4-H2 O2)处理含模板剂的MCM-41和SBA-152种典型的介孔材料,并对比研究了高温焙烧法和湿氧化法脱除有机模板剂的效果.通过XRD、FT-IR、N2吸脱附、SEM、TG等手段对脱除模板剂前后的介孔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食人鱼溶液可有效脱除介孔材料中的有机模板剂,且能很好地保留介孔结构;相比于高温焙烧后的样品,湿氧化法脱除模板剂后的样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丰富的硅羟基,并克服了高温焙烧脱除模板剂造成的骨架收缩.
推荐文章
生物质模板剂制备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生物质
模板剂
表面活性剂
介孔材料
制备
不同模板剂制备介孔纳米γ-氧化铝及表征
介孔材料
纳米晶
γ-氧化铝
模板合成
非离子模板剂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及表征
有序介孔氧化铝
非离子模板剂
制备
表征
高比表面积介孔碳材料的混合模板法制备
煤沥青
模板
碳材料
介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湿氧化法清除介孔材料中的有机模板剂
来源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介孔材料 湿氧化法 高温焙烧 食人鱼溶液 有机模板剂去除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3.72
字数 2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18/j.issn.1001-5051.2019.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伟东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38 121 6.0 8.0
2 肖强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25 66 5.0 7.0
3 涂高美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8 10 2.0 2.0
4 吴云琴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3 0 0.0 0.0
5 郑璐康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3 0 0.0 0.0
6 周智慧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2 0 0.0 0.0
7 陈琦 浙江师范大学含氟新材料研究所 4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材料
湿氧化法
高温焙烧
食人鱼溶液
有机模板剂去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5051
33-1291/N
大16开
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33信箱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07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