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木板、有机玻璃板制作二维物理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三个大小不一、位置各异、用石膏充填的方洞.对两个物理模型布置相同的观测系统,形成相同的射线方式,在等间距矩形像素条件下,每条射线的积分步长(射线穿过单个像素的射线段长度)皆为常数.由超声仪器沿指定射线采集各条透射波射线的走时数据(即Radon变换线积分的"观测值").应用"代数重建法"(ART加法修正迭代法)求解Radon变换的离散化方程组,重建二维物理模型的CT数字图像.在重建的模型CT数字图像中,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石膏洞"的存在和位置,验证了"代数重建法"CT成像技术及其对模型结构识别的有效性.本文是ART加法修正迭代的基础性应用工作,可为有关部门提供"代数重建法"CT成像实际应用参考.
推荐文章
代数重建法物理模型超声波图像重建
Radon变换
代数重建法
射线布置
"视察法"
多频率超声衍射CT图像重建的研究
傅里叶衍射投影定理
计算机层析成像
多波段超声CT
基于自适应核回归和代数重建法的低剂量CT图像重建
图像重建
代数重建法
不完全投影
压缩传感
自适应核回归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力学层次模型重建
水工材料
混凝土模型
CT图片
力学分析
CT验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物理模型超声CT图像代数法重建和结构识别
来源期刊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物理模型实验 超声CT Radon变换 图像代数重建 模型结构识别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CT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2421|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3/j.1004-4140.2019.28.02.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智勇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3 0 0.0 0.0
2 陈立成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8 27 3.0 5.0
3 汪成咏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9 4 1.0 1.0
4 吴发恩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13 21 3.0 4.0
5 吴迪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21 82 5.0 8.0
6 陈轩昂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1 0 0.0 0.0
7 张拾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模型实验
超声CT
Radon变换
图像代数重建
模型结构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双月刊
1004-4140
11-3017/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85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