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在学院哲学中表现为纯粹的学术问题,挖掘其内在意蕴,其实质应置身于社会现实的存在关系中重建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应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两个维度来挖掘主体性的内在意蕴,特别是在本体论的维度把握主体间性体现出的现代社会主体性的现实需要,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资本增殖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所支配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发展悖论,致使人的主体性缺失,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无法解决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发展悖论问题,即社会主义如何驾驭资本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以主体性支配资本逻辑,以人的现实需求和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调控和引导资本,才能最终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推荐文章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略论朱熹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
政治伦理
教育伦理
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德才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
德才观
现实意义
识人
浅谈庆元香菇文化的现实意义
庆元
香菇文化
文化开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体性的内在意蕴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主体性 本体论 认识论 资本逻辑 主体间性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传玲 31 6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性
本体论
认识论
资本逻辑
主体间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季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