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发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模拟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的几何形态变化,可有效预测工具电极损耗,从而在保障工件形面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更换工具电极实现电极成本控制和加工效率提升.现有的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的计算效率较低,仅适用于微细尺寸的电极;随着工具电极尺寸的增大,仿真的时间成本迅速升高,甚至超出常规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为了预测常规尺寸的工具电极损耗,提出了采用"三角形非均匀网格+方形均匀网格"的双重网格解耦算法.方形均匀网格用于材料蚀除的计算,而三角形非均匀网格用于静电场计算和放电位置的判断.该算法有效提升了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系统的性能与运算能力,为常规尺寸的工具电极损耗预测提供了高效、高精度的解决方法.
推荐文章
电火花加工中降低电极损耗的措施
电加工
模具型腔
电极损耗
措施
电火花加工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火花加工
电极材料
型腔板
模具
电火花铣削加工工艺与算法研究
电火花铣削加工
工艺
算法
电火花加工中电极保护层厚度预测研究
电火花加工
电极保护层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双重网格解耦算法的电火花成形加工 工具电极损耗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电加工与模具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火花成形加工 工具电极损耗 双重网格解耦算法 蚀除模型 静电场模型
年,卷(期) 2019,(z1) 所属期刊栏目 电火花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661
字数 3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79X.2019.z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万生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141 1236 19.0 28.0
2 康小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384 9.0 17.0
3 陶旭牧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3 1.0 1.0
4 徐海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3 1.0 1.0
5 阮虢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火花成形加工
工具电极损耗
双重网格解耦算法
蚀除模型
静电场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加工与模具
双月刊
1009-279X
32-1589/TH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28-36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9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