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疲劳关键部位的力学特性,开展双侧限高静载低动载波动疲劳试验,得到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演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研究结构的疲劳性能和累积损伤.结果 表明:当最大应力水平不高于0.6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2阶段发展,未产生疲劳破坏,其最大拉应变幅值、增速始终保持恒定;当最大应力水平超过0.70时,试件最大拉应变呈“倒S”型3阶段发展,产生疲劳破坏,试件的最大拉应变及其增量、幅值、增速在第Ⅰ和第Ⅲ阶段增长较快,在第Ⅱ阶段呈缓慢线性增长;试件的疲劳寿命随静载、动载的增大而缩短,采用多元线性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双参数疲劳寿命(S-N)计算公式;同时,基于试件最大拉应变及电导的时变特性,得到隧道底部结构的非线性累积损伤演化曲线及计算公式.
推荐文章
重载铁路隧道渗漏水治理及二次衬砌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
渗漏水治理
二次衬砌技术
防水处理
振幅影响隧道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
累积损伤模型
仰拱混凝土
循环荷载
振动幅值
重载铁路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
重载铁路
弹性支承块
无砟轨道
施工经验
施工技术
推广应用
结构疲劳损伤理论的评述
疲劳
累计损伤
损伤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疲劳性能及累积损伤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重载铁路隧道 隧道底部结构 疲劳寿命 疲劳累积损伤 围岩压力 列车荷载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5
页数 9页 分类号 U451.4
字数 47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9.04.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立敏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34 3576 31.0 47.0
2 雷明锋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07 946 18.0 26.0
3 刘宁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8 58 4.0 6.0
4 刘聪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载铁路隧道
隧道底部结构
疲劳寿命
疲劳累积损伤
围岩压力
列车荷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