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为防范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应当合理解释与适用现有规范,妥善处理人工智能犯罪问题.对于单纯采用物理方法破坏人工智能产品的行为,应当以传统犯罪来处理;侵犯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的犯罪,应以《刑法》第285条及第286条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通过物理手段干扰人工智能的机械系统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的,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的,以相应的危害公共安全类的犯罪定罪处罚,危害到国家安全的,也有可能成立相应的危害国家安全类的犯罪,同时损坏财物的,可成立与故意损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犯.现阶段故意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现行刑法规定的各类犯罪行为仍应在传统犯罪框架下讨论,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具有道德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超人工智能,应纳入刑法理论"利用有故意的工具"的讨论情形.对于强人工智能,研发者必须合理限制强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以社会一般人的标准来预见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使用者也必须具有高于使用一般产品的注意义务,在购买产品时知晓该产品属于强人工智能产品后,就产生了相应的预见义务和注意义务.
推荐文章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之刑法评判
人工智能
犯罪主体
独立意志
法律拟制
有责性
论文义解释与刑法适用的关系
文义解释
刑法适用
必要性
缺陷
人工智能时代影视教育的问题、机遇与应对
人工智能
影视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时代广告场景化传播探析
人工智能
广告传播
场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智能时代刑法的解释与适用
来源期刊 刑法论丛 学科
关键词 刑法供给 刑法适用 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6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1)
共引文献  (20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2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法供给
刑法适用
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刑法论丛
季刊
978-7-5118-6933-3
大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19号北师大后主楼1814室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