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PKP治疗,B组给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总有效率高达92.86%,手术时间显著延长,治疗费用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后凸Cobb角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椎体高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4.76%),较B组的9(21.34%)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功能的恢复,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