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私利己和同情利他是人性的两面,广义的同情是实现二者统一,促进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而同情他人不幸更具有伦理道德的基础性意义.然而竞争主义导致的同情淡漠和道德绑架带来的各种争议正在让未成年学生面临同情道德迷失的危机.这种迷失植根于利己和利他的人性冲突,并在诚信危机、道德恐慌、同情疲劳等影响下变得更加复杂.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理应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教育学生既要同情关心遭遇不幸的人,又要以罗尔斯“正当对善的优先”为原则践行正义,这样才能让迷失的同情道德真正实现人性化复归.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迪
人的自由自觉性
人性论
人的可塑性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情道德的迷失和教育复归——基于人性论的视角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 学科
关键词 同情道德 学校教育 人性论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左群英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16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情道德
学校教育
人性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研究与实验
双月刊
1003-160X
42-1041/G4
16开
武昌桂子山
38-14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27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