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清俗曲"产生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明末和清代,是明清时期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按照俗曲在清代的发展特点,可将其文献梳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代初期,以蒲松龄的《通俗俚曲》、郑板桥和徐大椿的《道情》为代表,尤其是蒲松龄所用的15种通俗俚曲和50多个曲牌,展示了清代初期俗曲发展的基本面貌;第二个阶段是乾隆时期,俗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艺术化程度更高的时期,不仅自身出现了套曲化、集曲化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化现象,而且还向曲艺化、戏曲化、器乐化发展,这在当时的文献中可以窥见其端倪;第三个阶段是嘉庆至清末,这一时期俗曲不仅在内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较大的发展.同时,俗曲以强劲的势头进入全国各地的戏曲、曲艺和器乐领域,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今日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留下非常丰富的遗产.
推荐文章
黑龙江京旗文化遗存的研究动态和保护、开发策略
黑龙江
京旗文化
保护开发
策略
民间遗存中医药文献搜集与整理刍议
中医药文献
民间文献
医学史研究
清代交食记录的历史文献及其研究状况
天文学史
交食
清代文献
研究状况
清代天文仪象探源
清代
天文仪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代俗曲文献遗存诠略
来源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清代俗曲 文献遗存 曲牌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31
页数 17页 分类号 J8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56/j.cnki.1001-5973.2019.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静 39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清代俗曲
文献遗存
曲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1-5973
37-1066/C
中国济南文化东路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29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94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