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最大程度挖掘十六味流气饮的临床价值及应用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考察了十六味流气饮的源流及应用,发现十六味流气饮源自道教,其雏形为《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内补散,最早以"十六味流气饮"命名是元代医家杨清叟的《仙传外科秘方》.至明代,十六味流气饮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对十六味流气饮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少,仅限于甲状腺、乳腺等部位的顽固性肿块及气滞型冠心病的临床辅助治疗.据文献研究发现,十六味流气饮组方严谨巧妙,临证应用凡辨证为虚劳气郁者,皆可酌情用之.
推荐文章
基于文本分类技术计算中医方剂相似度
中医方剂
文本分类
相似度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心力衰竭中医方剂的用药规律
心力衰竭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中医方剂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心衰病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
痰饮
方剂
用药规律
《医方小品》有方名方剂来源考
医方小品
宋良弼
方剂
来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方剂十六味流气饮源流考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十六味流气饮 源流 组方 临床应用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9
字数 4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9.01.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为 48 92 5.0 6.0
2 邰丽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六味流气饮
源流
组方
临床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