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宫川棘口吸虫是家禽常的寄生虫,偶尔也感染人.为了研究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应用PCR方法扩增宫川棘口吸虫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并以两个串联序列为标记基因,采取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宫川棘口吸虫与其它吸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扩增获的宫川棘口吸虫rrnS和rrnL序列序列长度分别为754 bp、992 bp;进化分析显示,除棘科吸虫外,其它虫体每科均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在棘口科吸虫的分支中,宫川棘口吸虫与除圆圃棘口吸虫外的其它棘口属吸虫聚集在一起,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表明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为吸虫分子进化分析的良好标记基因.
推荐文章
塔里木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塔里木兔
线粒体基因组
特征分析
遗传多样性
貂熊线粒体基因组 全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
貂熊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
野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系统进化
野牦牛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进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探讨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宫川棘口吸虫 rrnS序列 rrnL序列 进化分析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5.9
字数 1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090.2019.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5 282 7.0 10.0
2 常巧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1 46 4.0 5.0
3 李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2 1.0 1.0
4 吕庆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0 0.0 0.0
5 马晓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0 0.0 0.0
6 胡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6 6 2.0 2.0
7 邱宏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川棘口吸虫
rrnS序列
rrnL序列
进化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2-2090
23-1275/S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