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GAV是BYDV在我国的主流株系,且其在田间与介体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非介体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发生,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麦黄矮病毒胁迫下介体和非介体蚜虫体内重要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规律,为揭示病毒-蚜虫互作生理生化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测定取食健康小麦(空白对照组),取食前期经无毒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条件对照组)及取食前期经携带BYDV-GAV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72 h的小麦(处理组)7d后,介体麦长管蚜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重要保护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重要解毒酶活性变化.[结果]取食前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d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SOD和AKP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条件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取食经BYDV-GAV感染的麦二叉蚜3龄若蚜为害的小麦7d后,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SOD,AKP和AchE活性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但与条件对照组相比仅ACP活性显著上升;且条件对照组禾谷缢管蚜体内AKP和AchE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ACP活性显著上升.[结论]取食感染BYDV-GAV小麦后介体麦长管蚜成蚜体内POD,SOD和AKP酶活性升高是前期蚜虫的为害造成,与BYDV-GAV无关;非介体禾谷缢管蚜成蚜体内AKP和AchE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引起,SOD酶活性下降是前期蚜虫为害和BYDV-GAV的综合作用,而BYDV-GAV和前期蚜虫为害均能使禾谷缢管蚜体内ACP酶活性上升.
推荐文章
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禾谷缢管蚜
EPG
取食策略
传毒
温度对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影响
温度
麦长管蚜
体色
内禀增长率
影响禾谷缢管蚜种群密度的因子分析
禾谷缢管蚜
种群密度
相关因子
通径网络
亚致死浓度毒死蜱和异丙威对禾谷缢管蚜试验种群的影响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异丙威
生命表
亚致死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食感染大麦黄矮病毒的小麦后介体麦长管蚜和非介体禾谷缢管蚜体内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大麦黄矮病 介体 非介体 保护酶 解毒酶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病理与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2-1399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6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80/j.kcxb.2019.1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祖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9 205 8.0 13.0
2 苏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5 2.0 2.0
3 张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0 0.0 0.0
4 孟琳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2 1.0 1.0
5 仝则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麦长管蚜
禾谷缢管蚜
大麦黄矮病
介体
非介体
保护酶
解毒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