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5种山羊草(Aegilop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取食的诱导性抗性机理,探索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诱导性抗性及协同抗蚜性,探索利用禾谷缢管蚜取食产生的叶片受害斑点面积进行抗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薄层层析定量分析芦竹碱、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PPO、POD,PAL酶活,用PHOTOSHOP 7.0估算受害斑点面积等.[结果]不同抗性野生山羊草旗叶受害斑点面积大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与蚜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1**),与山羊草抗蚜性密切相关.在蚜虫取食诱导后,不同抗性水平的植株体内PPO、POD及PAL的酶活提高率随物种抗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与蚜量比值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而与受害斑点面积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其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ares=0.187-0.0356XPOD[F=17.0065,F0.05(1,3)=10.1,R0.01(1,3)=34.1];PPO酶活诱导性提高率与蚜量比值的相关有56.37%是由POD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反之则为46.85%.在蚜虫取食诱导后,山羊草芦竹碱的含量提高率与蚜量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结论]蚜虫取食危害产生的叶片受害斑点面积大小与小麦抗蚜性密切相关.PPO,POD、PAL酶活提高率与蚜虫取食诱导有关.PPO与POD在山羊草抗蚜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芦竹碱对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基于EPG的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行为比较
麦长管蚜
麦二叉蚜
禾谷缢管蚜
EPG
取食策略
传毒
影响禾谷缢管蚜种群密度的因子分析
禾谷缢管蚜
种群密度
相关因子
通径网络
亚致死浓度毒死蜱和异丙威对禾谷缢管蚜试验种群的影响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异丙威
生命表
亚致死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禾谷缢管蚜取食5种山羊草的诱导抗性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山羊草 禾谷缢管蚜 诱导抗性 氧化酶 协同作用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7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
字数 5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8.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庆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105 958 17.0 24.0
2 杨群芳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77 657 14.0 20.0
3 王海建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36 229 9.0 13.0
4 吴龙火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2 3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83)
二级引证文献  (24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4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羊草
禾谷缢管蚜
诱导抗性
氧化酶
协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