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后, 腹腔镜手术戳卡置入时, 伤害性刺激指数 (ANI) 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 从而评估ANI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临床研究.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84例, 患者入室后, 完善监护, 应用靶控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 完善动脉穿刺, 后采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麻醉维持.记录入室、第一个戳卡完成时及戳卡完成后5 min的ANI数值、动脉收缩压、心率值 (研究过程采用电子数据连续记录所需数值) .观察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从入室到所有戳卡置入完成后5 min的ANI数值及收缩压 (SBP) 及心率 (HR) 变化情况, 从而评估ANI指数评估腹腔镜戳卡置入时引起的疼痛的有效性.结果 (1) 在切皮-完成所有戳卡后5min的研究时间段内, ANI曲线下面积与SBP、HR曲线下面积呈现正相关性 (P <0.05) . (2) 在切皮-第一个戳卡置入完成时, ANI与SBP、HR呈负相关性 (P <0.001) .结论 ANI的变化与镇痛与伤害性刺激之间平衡关系的变化相一致, 与SBP、HR的变化呈负性相关, ANI可以准确的评估戳卡置入时疼痛的情况.
推荐文章
手术脉搏波指数用于全身麻醉中监测伤害性刺激的临床观察
手术脉搏波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伤害性应激反应
镇痛
皮肤热疼痛感与伤害性刺激的关联性
皮肤组织
热疼痛
整体模型
热力耦合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凭静脉麻醉下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对于腹腔镜手术疼痛刺激评估的有效性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镇痛监测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406,4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1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9.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101 581 11.0 21.0
2 黎尚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77 463 12.0 18.0
3 黄婉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 8 89 5.0 8.0
4 王卓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镇痛监测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